历史不冷 山河不忘 精神不息(新语)
重大历史节点,往往催生重大影像书写。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5集大型电视专题片《山河铭记》近期在央视综合频道、国防军事频道播出。这是我们交出的一份诚意之作——它不仅仅是一部专题片,更是一封写给历史的影像长信,一次民族记忆的深情唤醒
重大历史节点,往往催生重大影像书写。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5集大型电视专题片《山河铭记》近期在央视综合频道、国防军事频道播出。这是我们交出的一份诚意之作——它不仅仅是一部专题片,更是一封写给历史的影像长信,一次民族记忆的深情唤醒
八十多年前的和当代的画面交错着在电脑屏幕上闪现:当代穿着时尚的年轻人,八十多年前抡着小铁锤的小女孩儿、背着襁褓的妇女、白发婆娑的老妇人、几个黑瘦的年轻人,还有一位手执鞭子的大胡子监工。所有这些人,被时光之手聚拢来,共同安放在滇西崇山峻岭间的一条土路上……但这不
八十多年前的和当代的画面交错着在电脑屏幕上闪现:当代穿着时尚的年轻人,八十多年前抡着小铁锤的小女孩儿、背着襁褓的妇女、白发婆娑的老妇人、几个黑瘦的年轻人,还有一位手执鞭子的大胡子监工。所有这些人,被时光之手聚拢来,共同安放在滇西崇山峻岭间的一条土路上……但这不
1937年日本侵略者蓄意制造七七事变,中国军民对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顽强抵抗,中国由此进入全民族抗战阶段。随后,中国沿海重要港口基本沦陷,日本军队想方设法切断中国大陆同国际社会的传统交通线,妄图把中国变成一座孤岛。
八十年前,中国人民经过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,最终赢得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胜利。
八十多年前的和当代的画面交错着在电脑屏幕上闪现:当代穿着时尚的年轻人,八十多年前抡着小铁锤的小女孩儿、背着襁褓的妇女、白发婆娑的老妇人、几个黑瘦的年轻人,还有一位手执鞭子的大胡子监工。所有这些人,被时光之手聚拢来,共同安放在滇西崇山峻岭间的一条土路上……但这不
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多场集体采访活动,来自美国、英国、法国、俄罗斯、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媒体记者先后走访山西、湖南、辽宁、云南四地,参访抗战纪念设施和抗战遗址,感受中国人民伟大抗战精神。
惠通桥,位于云南龙陵县城东北74公里腊勐镇与施甸县太平镇交界的怒江上,是抗战时期我国西南后方国际交通线——滇缅公路过怒江的唯一通道。该桥所处的怒江峡谷,东为太平大山头,西为腊勐松山,山顶海拔2000米以上,江边海拔仅600余米,山高谷深,形势险要。
这是一部微观战史视角下的攻防战杰作,一部中国远征军在滇西缅北的抗战史。《惠通桥之战》由著名军事历史作家余戈执笔,全景式还原了抗日战争中滇缅战场上至关重要的惠通桥战役。
八十年前,中华民族历经 14 年浴血奋战,见证了 "正义必胜、和平必胜、人民必胜" 的历史铁律。这场胜利终结了近代中国屡遭列强欺凌的屈辱史,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,树起一座用 3500 万军民伤亡铸就的精神丰碑。